关于拟对河南南阳市区众德汽配110千伏用户接入工程建设项目做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5-10-09 来源: 阅读次数: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河南南阳市区众德汽配110千伏用户接入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5日内反馈我局行政审批服务科。
电话:61387687
地址:南阳市民服务中心南区3号楼253办公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要求听证。
2025年10月9日
拟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评机构 | 建设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河南南阳市区众德汽配110千伏用户接入工程 | 南阳市卧龙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湖北易昇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1)友兰~河南众德用户变110千伏线路工程:本工程由110kV众德变电站(众德汽配自建)新建1回110kV线路接入220kV友兰变,新建线路路径全长2.7km,其中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0.5km,双回架空线路(双侧挂线,其中1回备用)路径长1.98km,单回电缆线路路径长0.22km。 (2)友兰220千伏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将友兰220kV变电站110kV配电装置区东数第十一出线间隔(原至柳湾变出线间隔)调整为东数第十出线间隔,原东数第十一出线间隔用于本期新建输电线路出线。 | 一、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 (1)施工扬尘:本工程空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在施工中的土方挖掘、建筑装修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道路扬尘等。 (2)施工噪声:架空输电线路主要施工活动包括建材料运输、杆塔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及导线架设等几个方面,主要噪声源为基础开挖过程中的钻孔机、架线过程中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噪声及施工材料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电缆线路主要施工活动包括建材料运输、电缆井开挖、拉管敷设等几个方面,主要噪声源为电缆拉管敷设过程中钻机等机械设备施工噪声和施工材料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 (3)施工废水:施工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少量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包括场地平整、车辆及机械设备冲洗和雨水冲刷施工场地形成的废水等。 (4)固体废物:本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废物料、废弃泥浆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 (5)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占地和施工活动对植被和区域内野生动物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2、运行期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输电线路在运行时,电压产生工频电场,电流产生工频磁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噪声:输电线路发生电晕时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声环境及附近居民生活产生影响。 (3)废污水:输电线路运营期无工业废水产生。 (4)固废:运检人员定期巡线过程中,线路的检修可能产生少量废弃绝缘子、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 (1)生态环境影响:1)避让措施:①下一阶段设计中,进一步优化塔基设计和线路路径,减少永久占地;塔基设计定位时,尽量避开农田,如确实无法避开,选在农田边角处立塔,可减少农田内临时占地面积。②合理规划牵张场等临时场地,合理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的行走路线,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耕地造成碾压和破坏。③本工程线路沿市政道路敷设,应尽量采用高塔方案,减少对行道树的砍伐。2)减缓措施:①基础开挖临时堆土应采用苫布覆盖等临时拦挡措施,基础开挖产生的多余土石方可在征地范围内就地回填压实。②塔基施工占用耕地时,施工前应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单独堆存并做好覆盖、拦挡等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用于项目植被恢复或耕作区域表层覆土。③施工时牵张场应尽量选择线路沿线空地位置,减少耕地和植被破坏,并可采用钢板铺垫,减少倾轧。④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应采取措施防止油料跑、冒、滴、漏,防止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3)恢复与补偿措施: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清理,并采取复垦或植被恢复等措施。4)管理措施: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期环境管理与教育培训、印发环境保护手册,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施工期严格施工红线,严格行为规范,进行必要的管理监督。 (2)水污染:①落实文明施工原则,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天开挖作业;在施工场地修建临时沉砂池、设置车辆冲洗台,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及施工废水经收集、沉砂、澄清处理后回用,不外排。②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租住周边民房,生活污水依托民房现有设施处理。 (3)噪声:①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并接受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管理。②施工作业应按《低噪声施工设备指导名录(2024年版)》(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公告2024年第40号),优先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进行施工,并在施工场周围设置围挡设施以减小施工噪声影响。③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依法限制夜间施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的证明,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④加强施工车辆的交通管理,当车辆途经附近居民点时,限速行驶、不高音鸣号,以减少施工车辆行驶对周边居民点的噪声影响。⑤施工场地周围应尽早建立围挡或围墙等遮挡措施,尽可能的减少项目建设期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的影响。⑥在靠近声环境保护目标侧施工时,应先行在高噪声设备周边设置移动隔声屏障,优化施工布局,错开施工机械作业时间,避免多台施工机械同时作业。⑦施工中运输车辆绕行道路两侧的集中居民区,如因交通问题必须经过时,采取限速、禁止鸣笛等措施,减少对运输道路周边居民的影响。⑧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将噪声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的噪声污染防治责任。 (4)固体废物:①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存放,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封闭贮存;建筑垃圾分类堆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雨、防扬尘等)。②架空线路基础开挖产生的余土分别在占地范围内就地回填压实、综合利用;塔基施工剥离表土按规范要求集中堆放,施工完毕后用于复耕和植被恢复。③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区域再次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④架空线路灌注桩基础施工和电缆拉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弃泥浆应集中收集存放在施工场地内,后统一清运至市政和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6)大气环境影响:①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控工作。②基础施工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措施。③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④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控制扬尘污染责任标志牌,标明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主管部门、责任人及相关部门电话等内容。⑤若遇中重度污染天气,应严格执行南阳市关于重污染天气橙色、红色预警应急响应要求,施工计划也应相应顺延。⑥加强施工扬尘控制,建立施工工地动态管理清单,全民开展标准化施工,按照“谁施工、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督”原则,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两个禁止”、“开复工验收”、“三员”管理制度。 2、运行期: (1)生态环境:加强对运行维护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不对工程周边区域的动植物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声环境:输电线路加强巡检,减少线路表面毛刺,尽量保持导线光滑,减少尖端放电,从而减少电晕噪声的产生。 (3)固体废物:输电线路检修时更换的金具、绝缘子串等交由电力公司物资部门进行处置;生活垃圾应由巡线人员带至垃圾集中收集点妥善处置。 (4)电磁环境:运营期做好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确保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相关要求。 |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