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阳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发布时间:2025-07-18 来源: 阅读次数:
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阳时的嘱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状况持续改善,为高质量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环境保障。
2024年,南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定性评价为良。南阳市建成区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有269天,达标率为73.5%。市建成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为64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为44微克/立方米。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南阳市生态质量类别为“二类”。
大气环境
一、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2024年,南阳市建成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四项指标年均值和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市建成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分别为6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64微克/立方米、4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0.9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62微克/立方米。全年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为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其次为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2024年环境空气质量定性评价为良。2024年南阳市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8,环境空气污染程度基本不变。
2024年,南阳市市辖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72.1%~88.8%范围。
二、降水
2024年,南阳市建成区3个监测点位共测定降水样品94个,降水pH值在6.59~7.75之间,pH均值为7.10。酸雨发生率为0,南阳市无酸雨污染。
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4年,对南阳市辖区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12条主要地表水河流33个监测断面,鸭河口水库1个监测点位、丹江口水库3个监测点位水质进行评价。
(一)断面及点位水质状况
2024年,南阳市37个监测断面水质在Ⅰ~Ⅳ类标准之间。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评价断面总数的百分比为97.3%。
淮河流域3个监测断面中,金庄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Ⅱ类,水质状况为优;桐柏淮河桥、出山大桥水质类别符合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
长江流域11条主要河流中,淅川荆紫关、许营、杨河、白土岗镇柿园村、三道河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Ⅰ类,水质状况为优;方城夏河、西峡水文站、南阳盆窑、东台子、封湾、淅川张营、唐河方城县、内乡怀乡桥、淇河桥、淅川高湾、上河、宋岗、淅川史家湾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Ⅱ类,水质状况为优;排子河邓州市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Ⅳ类,水质轻度污染;其它11个河流断面水质类别均符合Ⅲ类,水质状况均为良好。
(二)流域、河流及湖库水质状况
2024年,淮河干流水质类别符合Ⅲ类,水质状况良好。
长江流域11条主要河流中,白河、唐河、老灌河Ⅰ~Ⅲ类水质类别比例为100%,水质状况为优。湍河、丹江河、丁河、淇河、蛇尾河水质类别均优于或符合Ⅱ类标准,水质状况为优;刁河、溧河水质类别符合Ⅲ类,水质状况为良好;排子河水质类别符合Ⅳ类,水质轻度污染。
鸭河口水库、丹江口水库2个湖库水质类别分别符合Ⅱ类、Ⅰ类,水质状况均为优。
(三)湖库营养状态评价
2024年,南阳市鸭河口水库和丹江口水库总体均为中营养状态。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
2024年,南阳市4个点位方城县券桥乡、邓州市气象局、新野县上港乡、淅川县毛堂乡地下水水质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级别均为“良好”。
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一)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
1.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2024年,南阳市建成区地表饮用水源地4个点位鸭河口水库、陶岔、宋岗、梁家岗水质类别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优于Ⅲ类标准要求,取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水质定性评价级别均为优。
2.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2024年,南阳市县级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8个断面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二)地下饮用水源地水质
2024年,南阳县级地下饮用水源地13个井位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水源地水质综合定性评价,均为优。
城市声环境
2024年,南阳市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较好。
一、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
2024年,南阳市每季度对4个功能区共4个监测点位的功能区噪声进行监测。其中,市一中(新址)为居民文教区(1类声环境功能区)、市政府为混合区(2类声环境功能区)、南阳棉纺厂西厂为工业区(3类声环境功能区)、市卫校西家属院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4a类声环境功能区)。2024年南阳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100%。
二、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
2024年,南阳市城市区域噪声监测网格覆盖面积50平方千米,按照500×500米为一网格,共布设200个监测点位。2024年南阳市城市区域噪声进行昼间监测。昼间等效声级范围为48.7~64.3分贝,平均等效声级55.7分贝。昼间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为三级,评价为一般。
三、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
2024年,南阳市对主城区21条道路99个监测点位进行昼间监测,监测路段总长度112.1千米。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昼间66.6分贝,噪声强度等级均为1级,等级评价均为好,达标率100%。
辐射环境
一、电离辐射环境状况
截止2024年底,南阳市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范围85.54~106.97纳戈瑞/小时,均值92.24纳戈瑞/小时。全市电离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天然本底水平。
二、电磁辐射环境状况
2024年,南阳市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值范围,功率密度:0.19~2.14微瓦/平方厘米,均值0.56微瓦/平方厘米;综合电场强度:0.84~2.84伏/米,均值1.34伏/米。在用电磁辐射设备周围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良好,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的要求。
生态环境
2024年,南阳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60.34,生态质量类别“二类”,南阳市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人类干扰强度较低、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结构较完整、系统稳定、生态功能较完善。各县域生态质量指数分别在42.84~84.36之间,生态质量指数(EQI)一类有西峡县和南召县。内乡县、淅川县、桐柏县、方城县、镇平县生态质量指数(EQI)类别均为二类。唐河县、新野县、社旗县、邓州市、宛城区、卧龙区生态质量指数(EQI)类别均为三类。
市域内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现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约为232209.77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西峡县、内乡县、南召县、桐柏县、镇平县、淅川县,总面积195125.77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是桐柏太白顶省级自然保护区、西峡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乡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7084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