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你好,欢迎访问南阳市生态环境局!今天是:
县区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县区动态

南阳静脉产业园区构建“动静脉”融合循环经济体系 打造“无废城市”建设新标杆

发布时间:2025-07-04 来源: 阅读次数:

南阳静脉产业园(镇平县)依托镇平遮山机电专业园的产业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聚焦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电线电缆、废旧汽车、废钢、废玻璃、废纸、废塑料等“城市矿产”高值废弃物的回收拆解与综合利用,成功打造涵盖“回收网络—分拣拆解—深加工—交易、物流”等环节的完整回收再生产业链条,构建闭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城市、产业多种固废转化为宝贵资源,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提升绿色发展动能。

多维施策夯基础,聚力构建循环产业新生态

统筹规划,集约布局园区空间。南阳静脉园区(镇平县),在深入调研园区及周边地区的区位、产业、政策、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后,精心编制了高质量的建设规划。规划涵盖废电器电子拆解区、废旧机电拆解加工区、废旧汽车拆解区、废塑料回收加工区、线路板回收加工区以及交易中心、产业研发及宣传教育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多个区域,构建了产业链条紧密、各大板块分工明确的布局结构,为园区未来建设成技术装备领先、基础设施完善、管理运营规范、生态环境优良的静脉产业园区提供坚实的建设指导。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南阳静脉产业园(镇平县)管理机构在土地、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园区企业倾斜支持,重点扶持产业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引领康卫(集团)有限公司、镇平龙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南阳绿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南阳五得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河南正慧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河南星之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牵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共同构建危险废物处置、医疗废物处置、废旧电子产品、废旧汽车及废塑料、废纸、废钢、废五金机电拆解等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升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了园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

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镇平县积极筹措资金,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建设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生活垃圾中转站等设施,建成投运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实现集中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置、供水供气以及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引导康卫集团牵头,建立完善的废弃资源回收体系,在现有回收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回收”模式,建立废弃物信息发布及交易平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县乡村、社区全面开展,不仅提高了废旧商品回收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同时有效促进了“无废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此外,园区积极开展数字智慧园区建设,开发建成了废弃物资源和再生产品交易市场和电子商务系统,集产品检测、设备服务、网络信息、培训服务于一体,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创新驱动绿色蝶变,打造循环经济示范样板

“动静脉”产业深度融合,激活绿色增长新动能。紧扣国家减污降碳战略部署,依托遮山机电专业园产业基础,创新构建“动脉产业集聚+静脉循环再生”双轮驱动模式。以动脉产业废物作为静脉产业原料,构建企业、产业间的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园区目前主要聚焦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旧电线电缆、废旧汽车、废钢、废玻璃、废纸、废塑料等“城市矿产”高值废弃物的回收拆解与综合利用产业链构建,推动资源循环与高端制造协同发展。

多条资源循环产业链条协同发力,彰显减污降碳成效。 构建“回收网络—分拣拆解—深加工—交易、物流”等全链条的静脉产业循环再生模式,实现年处理废钢60万吨、废塑料4万吨以及铝电解质5万吨的产能,年产值已超27亿元。与同等原生钢铁、塑料等产能相比,节能56.81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151.10万吨,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无废城市”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成为豫西南最大的“城市矿产”转化基地。

智慧化基础设施赋能,打造“无废城市”建设标杆。创新打造“互联网+回收”数字平台,联通各行业、企业和静脉园区三级回收网络,实现废塑料、废电路板、铅酸蓄电池等12类再生资源的智能化归集与精准匹配。通过平台供需匹配、集成智能分拣、动态定价等数字化服务模块,助推静脉企业收资、运营成本有效降低,资源匹配效率有效提升。该模式通过“数据驱动+智能调度”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园区数字化转型样板。

供稿:南阳市生态环境局镇平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