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第4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7-15 来源:南阳市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首先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打好环保攻坚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建议中所说,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积极主动,强力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我市PM2.5浓度46微克/立方米,优于省定目标5微克;PM10浓度77微克/立方米,优于省定目标6微克;优良天数268天,超额完成省定目标31天,实现了“两降一升”。32个国省考断面达标率为100%,优良比例为93.8%,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优于全省平均水平17.7个百分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平。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和科学攻坚,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持续得到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相比、与生态环境发展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树牢为民宗旨,加快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联防联控,强化水源地保护,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大气方面,加强科学研判,利用技术手段,精准发现污染源,对重点企业实施精准管控,遏制臭氧污染;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工作。水攻坚方面,突出重点河流断面和唐河干流沿线的“三点一线”,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三清一查”、黑臭水体治理等行动,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水环境治理,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土壤攻坚方面,持续开展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全市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治提升;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通过压实责任,传导压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年度污染防治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三是大力实施生态创建。加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级生态县等生态示范创建培育力度,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效。目前,我市已高位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力争五年内夺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今年4月24日,我市成功入选“十四五”全国100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为全省5个地市之一,目前,《南阳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是有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农业投入结构,注重源头预防和源头治理,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碳排放强度控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积极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氧化碳达峰倒逼总量减排、源头减排、结构减排,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持续开展环保信用评价,督促企业事业单位履行环境保护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五是持续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落实措施>的通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落实污染源环境监管“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重点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以及监测数据造假行为;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决定》,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严惩重罚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7月15日